正文 第十七章、政治制度-《神帝封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明朝开始只设了给事中。到洪武二十四年,设都给事中六人,分吏、户、礼、工、刑、兵六科,每科一人。

    该制度基本是继承了唐朝的门下省制度。六科官职品级虽低,然职权很高。他们可以不赞成皇帝的意旨。而该制度也发挥了一定的改善朝政作用。

    4、五寺

    五寺包括大理寺、太常寺、光禄寺、太仆寺、鸿胪寺。大理寺与刑部和都察院合为三法司,其职权与今日之最高法院相似。大理寺的首长称为大理寺卿,也是九卿之一。

    其余四个寺的卿职权较低。太常寺负责祭祀;太仆寺管理马匹;光禄寺负责寿宴;鸿胪寺负责接待外宾。

    5、内阁

    在废除丞相制度后,朱元璋亲理政务,一度深感疲惫,于是设立四辅制度来辅佐政事。

    但这项制度效能不彰。洪武十七年后被废。之后朱元璋请来几位翰林学士帮忙辅佐,这些翰林学士的官职被命为“XX大学士“。这也就是所谓的内阁机构。

    6、特务机构

    明朝实行严密的特务政治。主要的特务机构包括锦衣卫、东厂和西厂,武宗时期还一度设有内行厂。

    锦衣卫设立于洪武十五年,直接听命于皇上,可以逮捕任何人,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。

    在东厂设立后,锦衣卫权力受到削弱。

    东厂成立于永乐十八年,是明成祖为了镇压政治上的反对力量而成立。地点位于京师东安门北。

    东厂的主要职责就是监视政府官员、社会名流、学者等各种政治力量,并有权将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汇报。依据监视得到的情报,对于那些地位较低的反对派,东厂可以直接逮捕、审讯;而对于担任政府高级官员或者有皇室贵族身份的反对派,东厂在得到皇帝的授权后也能够对其执行逮捕、审讯。

    东厂在设立之初,就由宦官担任提督,后来通常以司礼监秉笔太监中位居第二、第三者担任。

    西厂设立于宪宗时期,首领为汪直。1482年后被废。其后又被武宗短暂恢复。内厂设置于武宗时期,首领为宦官刘谨,刘谨伏诛后,内厂与西厂同时被废,仅留东厂。

    人族既往所有政治制度都不可能绝对完善,只是在某些阶段看起来很完美,其后必然会暴露新问题、新缺点。

    不过,数万年前人族鼎盛时期,力压零界万族,雄踞霸主位垂数千年。零界诸族联合起来反击,开始还是完全不敌人族大军;人族军队普遍都应用热武器,而各族联军依旧依赖于冷兵器,怎么对抗?

    人族军队战略战术方面也优越得太多,各族联军近乎一盘散沙,差不多就是乌合之众,单纯军力对比也是差距过于悬殊;也就是说,即使双方没有武器差距,联军方面很可能不敌人族军队。

    最后人族的失败,基本是因为内耗;人族特别“善于”内斗,倒让各族捡了天大便宜。
    第(2/3)页